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DesignCodeforInstrumentTubingandWiring HG/T 20512一2000 主编单位:南化集团公司设计院 批准部门: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实施日期;二00一年六月一日 1 总 则 1.0.1 本规定适用于化工装置测量和控制仪表的测量管线、电源及信号传输系统的配 管、配线 在执行本规定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35 2 基本原则 2.0.1 配管、配线工程设计,应做到能使仪表测量准确、信号传输可靠、减少滞后、经 济、安全、实用,管(线)路整齐美观并便于施工和维修。 2.0.2 配管、配线设计时,对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灰尘、腐蚀、高温、潮湿、振动、静电、 雷击及电磁场干扰等环境,应采取相应措施。 236 3 测f管线 AN管线 测量管线 (包括阀门和管件)的材质,应按被测介质的物性、温度、压力等级和 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且不得低于工程规定的“管道材料等级表”的要求。 3.1.2 非腐蚀性介质的测量管线材质,宜选用碳钢或不锈钢。 3.1.3 腐蚀性介质的测量管线,应选用与工艺管线或设备相同或高于其防腐性能的 材质。 3.1.4 高压管线的材质应符合高压管线 当测量管线不可避免需通过腐蚀性场所时,即使被测介质腐蚀性不强,其材质 应根据其中通过的介质和环境防腐蚀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3.1.6 测量管线、管件和阀门,宜选用同种材质或腐蚀电位相接近的金属材质。 3.1., 分析仪表的取样管线材质.宜选用不锈钢。 3.2 侧.管线 侧,,雌的管径选择表 使用场所及公称压力(MPa) 外径x壁厚(二 x二 )(公制) 公称直径x壁厚(in/in)(英制) 含粉尘的低压系统(PN-0.25) 022x3(或俐管) 7/8/0.12 PN-6.3 012x1.5,中14x2,018x3,中欢x31/2/0.065,5/8/0.095,3/4/0.12 PN- 16 012x2,014x3,018x4,DO22x4 1/2/0.083,3/8/0.083 PN-- 32 014x4,019x5 注:尚需注意介质温度的影响。 237 3.2.2 分析仪表的取样管线,其快速回路的返回 管线及排放管线管径可适当放大,而且还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238 4 气动信号管线 气动伯号管线选择表 材质和型式 仪表盘后配管 控制室 一般场所 腐蚀性场所 紫铜管 O O O * PVC护套紫铜单管 * O O O PVC护套紫铜管缆 * * O O 不锈钥管 * * O O 聚乙烯单管 O . * * 聚乙烯管缆 * * O O 尼龙单管 O * * * 尼龙管缆 * * O O 注:“0”表示适用; “。”表示不宜适用。 4.0.2 气动信号管线,特殊情况下,如大膜头调节阀、直径较大 的汽缸阀。对于切换时间短且传输距离较远的控制装置,也可选用4)8x1或4)10x1. 4.0.3 尼龙、聚乙烯管(缆)的使用温度范围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对于环境温度变化 较大、存在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重要的场合,不宜选用。 4.0.4 生产装置有防静电要求时,禁止使用尼龙、聚乙烯管(缆)。 4.0.5 对于设置接管箱的生产装置,从控制室至接管箱,宜选用多芯管缆。尼龙及聚 乙烯管缆的备用芯数不应少于工作芯数的20%。不锈钢、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紫铜管缆的备用芯数不应少 于工作芯数的10%n。从接管箱至调节阀或现场仪表,管线宜选用PVC护套萦铜管或不 锈钢管。 239 5 测里管线及气动信号管线 测量管线及气动信号管线的敷设,应避开高温、工艺介质排放口、易泄漏、易受 机械损伤、腐蚀、振动及妨碍检修等场所。 5.0.2 测量管线及气动信号管线不宜采用埋地的敷设方式,应采用架空敷设方式,固 定应美观牢靠,减少弯曲和交叉。气动管线的敷设,应相对集中并保持横平竖直。 5.众3 对易冻、易冷凝、易凝固、易结晶、易汽化的被测介质,测量管线应采取伴热或 绝热的措施。具体按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HG20514)执行。 5.0.4 分析仪表取样管线、测量点至现场仪表的测量管线应尽量短,长度不宜大于 m,51 5.0.5 测量管线的敷设应避免管线内产生附加静压头、密度差及气泡。 5.0.6 测量管线的坡度,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夹 带的气体或冷凝液。如果冷凝液或气体难以自流返回工艺管线(或设备)时,对于液相被 测介质,测量管线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对于气相被测介质,测量管线的最低点应设 排液装置。当被测介质中含有沉淀物或污浊物时,在测量管线的最低点应设排污装置。 5.0.7 在设计排放口时,不得将有毒、有腐蚀性和严重污染环境的介质任意排放,必 须排放到指定地点或装置内的密闭排放系统。 5.0.8 压力大于lompa的测量管线,应设置安全泄压设施 (排放阀或带泄压孔的接 头),且排放口朝向安全侧。 240 6 电线 线芯截面积应满足检测及控制回路对线路阻抗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对线缆机 械强度的要求。 6.1.2 线 电线、电组线芯截面积选择裹 铜芯电缆截面积 (mm) 铜芯电线截面积 使用场合 (mm) 二芯及三芯 四芯及以上 控制室总供电箱至分供电箱或机柜 }2.5 )2.5 控制室分供电箱至现场供电箱 31.5 控制室分供电箱至现场仪表(电源线 现场供电箱至现场仪表(电源线 现场接线箱至现场仪表信〔号线 控制室至现场仪表(信号线 控制室至现场仪表 报〔警联锁线 控制室至现场电磁阀 ) 1.5 办 1。5 控制室至电机控制中心MCC(联锁线 注:仪表盘(箱、柜)内配线 热电偶补偿导线。若采用多芯补偿电缆,在线路电 阻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其线 接地线的线芯截面积,应按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20513)的有关规定 选用。 6.1.5 供电配线的线芯截面积,应按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的有关规定选 用。 乐2 电线 一般情况下,电线宜选用铜芯聚抓乙烯绝缘线;电缆宜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 缘、聚抓乙烯护套电缆。 6.2.2 寒冷地区及高温、低温场所,应考虑电线、电缆允许使用的温度范围。 6.2.3 火灾危险场所,宜选用阻燃型电缆。 6.2.4 爆炸危险场所,当采用本安系统时,宜选用本质安全电路用控制电缆,所用电 缆的分布电容、电感必须符合本安回路的要求。 6.2.5 采用DCS或PLC的检测控制系统,或者制造厂对信号线有特殊要求时,信号回 路宜选用屏蔽电缆,屏蔽型式的选择应符合表6.2.5规定。 表6.2.5 用于DCS(PLC)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型式选择表 序号 电缆规格 连接信号 分屏蔽 对纹 总屏蔽 1 2芯 模拟/数字信号 ☆ ☆ 2 多芯 模拟/数字信号 ☆ ☆ 3 2芯 热电偶补偿电缆 ☆ 4 多芯 热电偶补偿电缆 ☆ ☆ 5 3芯 热电阻 ☆ ☆ 6 多芯 热电阻 ☆ ☆ 注:1.☆表示需要。2.DCS中的数据通讯电缆,应根据制造厂的要求选择。 6.2.6 若仪表制造厂对仪表信号传输电缆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照制造厂的要求选用 或由制造厂提供。如轴振动、轴位移信号的信号传输电缆应采用分屏蔽加总屏蔽的电 缆。 6.2.7 热电偶补偿导线的型号,应与热电偶分度号相对应,可按表6.2.7选择。 242 表6.2.7 补偿导线型号选择裹 热电偶类别 分度号 补偿导线一铂 S SC 镍铬一镍硅 K KC,KX 镍铬一铜镍 E EX 铁一铜镍 J ix 铜一铜镍 T 1x 钨徕3一钨锌25 WRe3一W丑e25 W C3/25 钨睐3一钨徕26 WRe5一WRe26 WC5/26 镍铬硅一镍硅 N NC,NX 6.2.8 根据补偿导线使用场所选用补偿导线的型式:一般场所选用普通型;高温场所 选用耐高温型;火灾危险场所选用阻燃型;采用DCS或PLC的场合宜选用屏蔽型;采用 本安系统时选用本安型。 243 7 电线 电线、电缆应按较短途径集中敷设,避开热源、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潮湿、工艺介质排放口、振动、静 电及电磁场干扰,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维修的位置。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防 护措施。 7.1.2 电线、电缆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管道和设备的上方或有腐蚀性液体的工 艺管道和设备的下方。 7.1.3 不同种类的信号,不应共用一根电缆。电线、电缆宜穿金属保护管或敷设在带 盖的金属汇线桥架内。仪表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与电力电缆平 行敷设时,两者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7.1.3的规定。 表7.1.3 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的最小间距(mm) 100 2 50 500 _500 赢 }TS}}tr}C}ffJ1rcf}m() 125V,l0A 50 100 200 1200 250V,50A 150 200 450 1200 200一400V 100A 200 450 600 1200 400-500V,200A 300 600 900 1200 3001)一10000V,800A 600 900 1200 1200 注:仪表信号电缆包括敷设在钢管内或带盖的金属汇线 本安电路的配线,必须与非本安电路的配线 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平行敷设时,两者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7.1.5 的规定。 244 表7.1.5 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平行徽设的最小间距(二) 平行敷设最小间距(mm) 超过100A 100A以下 50A以下 10A以下 4}*3z}}.}}d}}l}}#l$}J}}lt 超过440V 2000 2000 2000 2000 440V以下 2000 印0 600 600 220V以下 2000 印0 600 500 110V以下 2000 印0 500 300 60V以下 2000 500 300 150 7.1.‘通讯总线应单独敷设,并采取防护措施。 7.1.7 现场检测点较多的情况下,宜采用现场接线 多芯电缆的备用芯数宜为工作芯数的10%一15%。 7.1.,现场接线箱宜设置在靠近检测点、仪表集中和便于维修的位置。 7.1.10 传输不同种类的信号,不应使用同一个接线 对于爆炸危险场所,必须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接线 室外安装的接线箱的电缆不宜从箱顶部进出。 7.1.13 控制室进线方式应符合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 7.2 汇线 在工艺装置区内宜采用汇线桥架架空敷设的方式。汇线桥架安装在工艺管架 上时,应布置在工艺管架环境条件较好的一侧或上方。 7.2.2 汇线桥架的材质应根据敷设场所的环境特性来选择。 1 一般情况可采用镀锌碳钢汇线 含有粉尘、水汽及一般腐蚀性的环境,可采用喷塑或热镀锌碳钢汇线 严重腐蚀的环境,当不存在电磁干扰时,可采用玻璃钢汇线桥架;当存在电磁 干扰时,可采用锌镍合金镀层或涂高效防腐涂料的碳钢汇线桥架。也可采用带金属屏蔽 网的玻璃钢汇线 同一装置宜采用同一材质的汇线 汇线桥架内的交流电源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金属隔板与仪表信号线 开敷设。本安信号与非本安信号线路应用隔板隔开,也可采用不同汇线 数条汇线桥架垂直分层安装时,线路宜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1 仪表信号线 安全联锁线 仪表用交流和直流供电线 保护管应在汇线以上的区域内,采用管接头与汇线桥架连 接。保护管不得在汇线桥架的底部或顶盖上开孔引出。 7.2.‘汇线桥架由室外进人室内,由防爆区进人非防爆区或由厂房内进人控制室时, 在接口处应采取密封措施。同时,汇线桥架应自室内坡向室外。 7.2.7 汇线桥架内电缆充填系数宜为0.30-0.500 7.2.8 仪表汇线桥架与电气桥架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宜小于600mmo 7.3 保护管敷设方式 7.3.1 下列情况宜采用保护管敷设: 1 需要集中显示的检测点较少而且电线、电缆比较分散的场所; 2 由汇线桥架或电缆沟内引出的电线 现场仪表至现场接线 保护管宜采用架空敷设。当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采用埋地敷设,但保护管直 径应加大一级。埋地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 7.3.3 保护管宜采用镀锌电线管或镀锌钢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金属保护 管。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线、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GB11791983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数据治理中数据质量和元数据管理重要性.pdf
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最新版.pdf
RemoDAQ8000快速入门及851X,852X用户手册V1.1.pdf
STEP7MicroWINSMART用计算机以太网电缆下载程序.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三步两桥145号
电话:025-83700868
邮箱:chuiniubi@126.com